A:我们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考虑高质量的旅游体验而不是纯粹的数量来吸引中国游客到泰国。这包括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并鼓励他们在旅行期间的消费,使泰国成为中国游客的首要目的地。
此外,我们希望利用创新和数字技术来推动旅游业向前发展,并适应不断变化的旅行生活方式。这需要我们积极使用数字平台,并实施智能旅游举措,以增加营销机会,优化国际旅行者的体验。泰国旅游局的长期愿景包括通过数字旅游来推动泰国经济的发展,并培育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从而提升旅游供应链。通过与鲸鸿动能和其他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泰国旅游局旨在将泰国定位为中国游客的主要目的地,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增长和发展,同时推进泰国智能旅游的概念。
在中国,也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有能力,有学识,有资源,却不为自己谋利,在为弱势群体争取利益,就像是一种商业社会里的“病人”,不被理解,被嘲笑,只能抱团取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泰国的学习,更像是一群病友的团聚,相互倾听和支持。许多年后,也许还会记得那个夏天里深夜谈到的彼此故事。
走出机场,看到了一些金碧辉煌的佛塔和高高挂起的国王肖像,广播里一遍又一遍播送泰语提示,一切都非常的真实。
在机场见到了我的第一个同学如惠,一起等待另一位同学穆泉。如惠在上海做儿童教育公益项目,而穆泉则在千岛湖做水资源保护方面的公益项目。第一次见穆泉,我就觉得很亲切,所以在几天后互认成了姐弟。
(霸气姐弟C位出道)
因为出租车司机听不懂中英文+我的英文很烂,带我们绕了很远的路,晚上十一点才抵达曼谷市中心预定的青旅。我预定的是大床房,却发现房间异常狭窄,只有一个床位大小,十分闷热,价格却很贵,达到了一千泰铢一晚上。这里有很多来自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青年人们,围坐在楼下的桌子边畅聊,倒是有几分国际化都市的样子了。
先到这里的丹姐入住的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已经提前在这里逛了一天,深夜里带我们去逛了艺术中心和夜晚路边摊,和北京的夜市一样,夜晚依旧有不少行人。
刚到的我吃不惯这里食物,路边摊的炒饭里酸味夹杂着辛辣,所以我吃了一口就扔了,后来的连续几天我都难以吃下这边的一些食物,一直拉肚子,果汁我也不敢喝,因为我对芒果过敏,比较担心果汁是和芒果混合压榨的。
第二天我们到培训地SNF去集合,像极了大型网友见面会,一个个在前期同学群里的名字和个人终于对上了号:有人毕业于世界名校,有人来自名企,有人来自草根机构,也有人还在寻找人生方向;有人做教育发展,有人做社区营造,有人做环境保护,有人做性少数权益,有人做罕见病.......
我是很少关注教育公益领域之外的其他公益项目的,平时也很少接触。同学们的领域多元、背景多元,但有一个共同属性,都在做社会公益创新领域的工作,所以我知道将来的一段时间,我可以跳出原来的圈子,通过和同学们的沟通和交流,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和对更多领域有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