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拉玛一世之后的拉玛二世,是拉玛一世之子。他进一步整顿佛教组织,剥夺了2500名不法和尚的僧籍,为佛门清扫了门户。同时重修三藏典籍,因拉玛一世时期的钦定本佛经被一些寺庙借去传抄而有丢失,故拉玛二世下令补充修订。这次没有集结高僧,只命人进行增补,称为红墨水本,因每册佛经的封面都是用红墨水写字。另外,对1482年阿瑜陀耶国王戴莱罗迦纳的著作《大皇语》也作了增补,恢复了许多文学方面的内容。拉玛二世本身是诗人,所以他特别重视文学。
拉玛二世还进行了僧伽学制的改革。原先《佛经》的学习分为三级,一般僧人即使全部完成三个级别的学业,也还没能将应该学完的《佛经》全部学完。拉玛二世将《佛经》的学习改为9段,由简而难逐步升段。学习完最初的3段,可获“普连”(学者)的称号。学完第四段,获“普连4段”的称号,一直到学完9段,获“普连9段”的称号。学的时候可以分散在各个寺庙里学,考试的时候,则集中在吗哈达寺或玉佛寺里考试。考试时间不确定,由考试委员会规定。考试的时候由考生当着三四名考试委员会考官的面翻译佛经,由20—30位法师担任证人。假如考生译得顺利,也可以在一天之内通过9段考试。这个规定,鼓励僧侣皓首穷经,钻研学问,跟俗家子弟一样,通过发奋读书,获取功名爵位。
从拉玛二世开始,将佛诞纪念日规定为全国的法定假日。本来泰国早在素可泰王朝时期就已经有纪念佛诞日的风俗,阿瑜陀耶王朝后期因战争曾一度中断。曼谷王朝建立后,拉玛二世重新规定,为了庆祝佛的诞生、得道和涅槃,每年阴历6月的月圆之日,连续3天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称为礼佛节。这项规定一直沿袭至今。
Trip
《泰国通史(珍藏本)》
段立生 著
本书是泰国历史专家段立生先生数十年研究集大成之作。系统地叙述了泰国这个文明古国自古至今的历史:从史前时期、前素可泰王朝时期、素可泰王朝时期、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吞武里王朝时期至曼谷王朝的历史,以及自拉玛五世以来泰国融入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同时,本书注重考察泰国对于中国、印度等外来文化的吸收,从全新的角度论述了泰国这一佛教国家的特色。
曼谷王朝初期,鉴于吞武里王郑信在处理宗教问题上的教训,在佛教僧王遴选问题上处置不当,没有充分获得佛教界人士的支持,没有把王权与神权有机地结合起来,而最终导致吞武里_只存在了短短15年。所以,曼谷王朝建立后,对宗教特别重视,专门设立国家宗教事务厅,把宗教事务直接纳入_的管辖之内,力图借用宗教的力量来帮助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的统治。从拉玛一世至拉玛五世,都在佛教问题上作出了不同的建树。这里主要介绍拉玛一世和拉玛二世的相关成就。
拉玛一世登基后不久,接连颁布了7个有关暹罗佛教的法令,对佛教职务级别进行调整,提高佛教僧侣的道德水平,恢复僧侣的权势和威信。1788年,在曼谷召开了由全国著名佛教僧侣参加的会议,由副王(即后来拉玛二世)主持会议,王室的主要成员及佛教界领袖也都出席了会议。当时,暹罗僧侣人数众多,仅曼谷一城就有寺院82座,40万曼谷居民中就有1万名是和尚。拉玛一世对那些不服从国家_领导的寺院和僧侣,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1801年便取消了128个“道德败坏,形迹恶劣”和尚的僧籍,并罚他们去做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