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碧府地处泰缅边境,二战时日军曾经胁迫大量的战俘和当地劳工修建了一条泰缅铁路,用来做为日军前往缅甸作战的补给线,无数人在艰苦的修路环境中牺牲,因此大家叫它“死亡铁路。
如今这条铁路除了运输,也吸引了许多游客来乘坐体验,喜欢搭乘火车的朋友可以从桂河小火车站坐上老式火车,循着这条东南亚最富历史轨迹的铁路,感受一下沿途的风光和行驶在悬崖峭壁的刺激,也感受一下当时建造铁道的困难与艰辛,以及长期修护保存的辛苦。
塔塞寺(Wat Tang Sai)是5层式、9个尖塔的建筑群,该佛寺遵照诗琳通公主御言而建。
为崇颂普密蓬国王的圣恩,9个尖塔则代表泰国拉玛九世陛下,5层式佛塔代表着佛教的五蕴色、受、想、行、识。
在塔塞寺可以看到一边是一望无际的碧海蓝天,一边是金碧辉煌的山顶佛寺的美景。
春蓬府
桂河大桥位于北碧市区北部,1957年因为大卫连恩(David Lean)在桂河所拍摄的电影《桂河大桥》而闻名。电影中的木质结构大桥修建的更早一些,如今都已不复存在,只有多段金属造的拱桥保存的较好,战后经过重新修整使用。
离大桥不远处有座华军碑,上写“孤军永垂,华军威立不败之地”,据说是位台湾人为牺牲在这里的中国远征军立的。如今桂河沿岸有许多水上餐厅,布置与桂河相映成趣,客人可以在这里泛舟河上,一边品着泰国美食,一边欣赏沿岸风光。
拷汪行宫位于碧差汶里府城境内的山丘上。泰王拉玛四世在一次出行中偶然爱上了钟灵俊秀的拷汪山,1860年便命人在这个不被发掘的幽静之处建造起泰国的第一座夏日行宫,并命名为“帕那空奇里”,意即“山中之城”。泰王拉玛四世就是电影“安娜与国王”中那位英武威严的国王的原型,拷汪宫自然也就是电影中国王行宫的原型。
这里没有传统宫殿的金碧辉煌,而是与蓝天交相辉映的白色建筑,如童话城堡一般。
我们乘坐索道而上,山上的鸡蛋花开的正香,古老的树木线条优美的蜿蜒向上,曾经洁白的墙壁经过岁月的洗礼,已显斑驳,历史的沧桑感尽显,却也如诗如画。
宫殿里是国王生前家具器具的博物馆,进店需要穿拖鞋,并且不允许拍照,在这里俯瞰整个拷汪山,风光秀丽,再沿路往前还有两座白色的寺庙和一座红色的佛塔可以参观。
班武里府
泰国的水上市场有许多,丹嫩沙多水上市场(Damnoensaduak floating Market)是最有名、出镜率最高的,因为这里是许多旅行社线路的必游地之一。它位于曼谷西南方80公里处,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坐着长尾船沿着水巷前行,不时与穿梭的游船擦肩而过,两边的民居也都各具特色,虽然看起来比较破败,但是因被涂抹了各种颜色,和被各种花卉装点着,也别有一番情趣。
当你闯入集市,像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边各种吆喝呐喊,商贩们兜售着各式各样的商品,河岸上有服饰、泰包、各种摆件和小饰品等,而在船上则装满了各种食物和饮料,有的船上甚至支起了烧烤架,做着各种美食。当你需要买什么的时候,只要打手势商贩就会划着船过来,当然更多的是主动来找你的,岸上的商户也会让你停留下来,光顾一下他的生意。
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游客的到来,许多当地人也会讲一些简单的中文,好多牌子上也写着大大的中文。
买了一些蛇皮果和啤酒,感觉要比超市里贵很多,不过在这样的地方,奢侈的不是啤酒,而是在小木船上喝酒撸串的生活。
碧差汶里府
拷龙穴(THAM KHAO LUANG)位于92米高的拷龙山上,此地是碧差汶里府最重要的一个石窟,爬上百级的台阶后就会到拷龙穴的洞口,然后再沿着阶梯下到洞穴里。这座天然溶洞跟国内的相比小了很多,也并没有那么多的钟乳石,它的吸引人之处在于,里面所供奉的佛像上刻有泰王拉玛五世献给三世及四世的亲笔题字。
石窟的洞穴像天然形成的心形,很多恋人也喜欢到此许愿。从洞顶洒进来的阳光照在佛像上,使整个溶洞充满了神秘感。此时如果阳光正好,略有炊烟,那么一幅不错的“耶稣光”摄影作品就会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