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漂亮!/kun-sui-jing-jing坤水晶晶/you beautiful!
你真英俊!/kun-luo-jing-jing坤裸晶晶/you handsome!
几点钟?/gei-meng给蒙/what time?
三点了/san-meng-liao三蒙辽/three clock
好玩!/sa-nu萨努/Interest!
好看!/na-du 那杜/Be good!
不行!/mai-dai 卖代/No!
行李/ga-bao 嘎包/bag baggage
远/gai 该/Far
近/gai 盖/Near
轻/bao 包/light
重/na 那/Again
舒服 /sa-bai 沙掰/Be well
不舒服/mai-sa-bai 卖沙掰/Feel bad
敢不敢/ga-mai-ga尬卖尬/bold
跟我走/dang-chan-bai 当禅掰/Follow Me
做善事/摊( b-ūn 快连读)/ Waters
庙/wa 哇 /Tempiu
和尚/pa 怕/Bonze
租/cao 操/Rent
车/luo 骆/Vehicle
房间/hong 烘/room
大娘/ba 坝/grandma
注意小心/la-wan 拉完/Be Careful
够了/po-liao 坡辽/Enough quite
船/le 乐/Boat
用/cai 财/Use
没有礼貌/mai-mi-ma-la-ya 卖米吗拉压/Disrespect
我爱你/can-la-te 蚕拉特/I Love You
会讲泰语/pu-bian-pa-sha-tai 铺鞭趴沙泰/Speak thai
不会讲中文/pu-mai-bian-pa-sha-jing 铺卖鞭趴沙京/ don_t speak chinese
唱歌/long-pan 隆翩/Sing Song
跳舞/dian-lan 电缆/ Dance
微笑/ying 蝇/Smile
哭/long-hai 隆害/Cry
如果要评选泰国人最常用的口头语,那么 “哉焉焉”(慢慢来)无疑是要排到前列。与其说是口头语,不如说是泰国人骨子里流露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状态。也许是在炎热的热带气候下,泰国人仍然有意保持着平和舒适的节奏,以不让自己更加心浮气躁,“哉焉焉”这句口头语由此而生。
许多在泰国工作的外国人,很是无法理解这句话所代表的泰国人的生活态度——因为似乎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泰国人的一句“哉焉焉”都能把事情变得轻松。
学生成绩不尽如人意,“哉焉焉”;文件等着签署,“哉焉焉”;一堆工作有待处理,“哉焉焉”;开会讨论一个简单的问题,“哉焉焉”——哪怕急着回家却赶上塞车,也是一句“哉焉焉”。
而且不管是泰北、泰南、泰中还是泰东北等地区,“哉焉焉”这句话可以说是全泰国通用。倒真正应了一句话:今天有吃的,就甭管明天的事。
泰国人在“哉焉焉”这种态度下所流露出的悠闲,一般人是很难体会得到的:大街上很少见到行色匆匆、心急火燎赶路的人;做生意的人也很少像国内的菜市场一样扯开了嗓门喊;就连出租车司机,没活的时候,也没怎么发愁生意不好,干脆停下车,几个人聚在一起乘着凉,抽着烟,不紧不慢地聊着天,等着生意上门。
哪怕你急着不停催促人家,也总会有人友好地拍拍你,和你说上一句:“哉焉焉。
万事包容的“卖本莱”
如果说“哉焉焉”代表的是泰国人对于生活的态度的话,那么“卖本莱”(没关系)这句口头语则象征着泰国人为人处事时的友好和宽容。
作为传统的佛教国家,深受佛教思想熏陶的泰国人,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卖本莱”成为他们的口头语也显得是那么理所当然。
假如你因为犯了错误而惴惴不安,生怕挨到批评,那么泰国人看到你的样子,一定会安慰你一句:“卖本莱”,让你放下心来,接着才会去讨论如何弥补造成的错误。
比如在路上出了个小车祸,两辆车碰了一下,两位车主也不会脸红脖子粗准备拉一大票人来打架,只是看看碰痕,说上一句“卖本莱”,然后静静等警察来处理事故。
记得有一次,我去银行想要办理一张VISA卡,偏偏营业员的英语半生不熟,而我的泰语也是半调子。两个人交流了一阵,才弄明白相互的意思。在她不厌其烦地解释下,我才弄明白要办理VISA卡还需要我持工作证和护照来办理,而且即便办理这张卡也不是就能直接用于国际转账业务,然后她又详细给我介绍了一些办理国际转账业务的手续和事项。
此时,时间已经差不多过去了20多分钟,最后我只能抱歉说了声“Sorry”,不准备办卡了。而营业员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样子,仍然微笑着说了一句:“卖本莱”。
我觉得这种“卖本莱”所代表的宽容态度,在浮躁的气氛下,更加显得难能可贵。
当然,除此之外,如果你在泰国待的时间足够长,还会听到一些让你足感意外的话,比如说“坦靠勒央”(吃饭了吗),这句话不禁让人回忆起中国人的习惯,想不到泰国人见面也会问人家“吃了吗”;还有一句“拜乃吗”(去哪了),也算得上泰国人常用的口语之一,在“萨瓦迪”未流行之前,这些都是人们见面常打招呼用的话。这种寒暄的口头语与中国人的习惯如此相似,倒也是让人有一种莫名的亲切。
不明白!/mai-kao-zai 卖靠哉/ don_t understand!
你能帮我一下吗?/kun-que-can-dai-mai坤鹊蚕代麦/ can you help me?
我在找。/can-ha-you 蚕哈友/ I_m looking for.
迷路了。/mai-lu-za-tan卖路杂摊/Lose way.
我想去 ---。/can-ya-bai蚕亚掰---/ I want to go to ---.
火车站/sha-tan-ni-luo-huai沙潭尼摞淮/ train station?
公共汽车站/sha-tan-ni-luo-mie 沙潭尼摞咩/Bus stop
飞机场/sha-nang-bing /沙囊冰/Air Station
酒店/long-liang /隆凉/Hotel
警察署/sha-tan-ni-dan-luo沙潭尼丹摞/ Police Station
医院/long-pa-ya-ban隆帕雅般/Hospital
洗手间/hong-nan哄南/Toilet/
兑换钱/lie-en 列恩/Change Money
去哪里?/bai-nai 拜奈/Where to?
去海滩/bai-ta-lie 拜踏咧/Go to Beach
去、走/bai拜/Go/Walk
电话/tuo-le-sa 托勒洒 /telephone
市场/da-la 搭腊/Mark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