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旅游 > 泰国旅游的王小波(什么样的人读王小波)

泰国旅游的王小波(什么样的人读王小波)

2024-05-23国际旅游

泰国旅游的王小波

地点:云南·德宏某猪场

它很冷静地躲在手枪和火枪的连线之内,任凭人喊狗咬,不离那条线。这样,拿手枪的人开火就会把拿火枪的打死,反之亦然;两头同时开火,两头都会被打死。至于它,因为目标小,多半没事。就这样连兜了几个圈子,它找到了一个空子,一头撞出去了;跑得潇洒之极。以后我在甘蔗地里还见过它一次,它长出了獠牙,还认识我,但已不容我走近了。这种冷淡使我痛心,但我也赞成它对心怀叵测的人保持距离。

我已经四十岁了,除了这只猪,还没见过谁敢于如此无视对生活的设置。相反,我倒见过很多想要设置别人生活的人,还有对被设置的生活安之若素的人。因为这个缘故,我一直怀念这只特立独行的猪。(《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云南、山东、北京、美国、英国、荷兰……王小波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的段子也为这些地方打上了浓厚的“王小波到此一游”印记。但剥除“沉浸式旅行”“永远在路上”“citywalk”这些词语的外衣,剩下的,是一个纯粹的动作——行走。

王小波酷爱行走。“以一种不疾不徐的自由方式在万物中穿行”,是他与这个世界的默契。这种精神,也透过他的笔,流动在小说人物身上:

她去找我时,树林里飞舞着金蝇。风从所有方向吹来,穿过衣襟,爬到身上。我待的那个地方可算是空山无人。炎热的阳光好像细碎的云母片,从天顶落下来。……那时她的心里也有很多奢望。不管怎么说,那也是她的黄金时代。(《黄金时代》)

风把道沟里的落叶吹出来,像金色的潮水涌过路面。我一个人走着,前后不见一个人。忽然之间,我的心开始松动。走着走着,觉得要头朝下坠入蓝天,两边纷纷的落叶好像天国的大门。(《三十而立》)

对王小波而言,行走,不仅关乎愉悦、发现、相遇,更关乎一个人如何与世界交谈。每个人生来就要行走,既然如此,应当在一条景色还不错的路上,好好地、不断地走下去。

对于这个春日,以及接下来所有的日子,王小波给出了他最后一条出游“指北”。

泰国旅游的王小波

地点:比利时布鲁塞尔·某收费厕所

我在布鲁塞尔等飞机,去了一趟收费厕所,不想走进了一个文化的园地。假如我说,我在那里看到了人文精神的讨论,你肯定不相信。四壁上写得满满的,这使我冷汗直冒,正襟危坐——坐在马桶上。

……有位先生写道:保护环境。后面就有人批了一句:既然要保护环境,就不要乱写。再以后,又有一句批语:你也在乱写。我很想给他也批上一句:还有你。但又怕别人再来批我。像这样批下去,整个世界都会被字迹批满,所有的环境都要完蛋。(《文化的园地》)

泰国旅游的王小波

地点:北京·二龙路大木仓胡同

我在教育部院里住过很久,那地方是原来的郑王府,在很长时间里保持了王府的旧貌,屋檐下住满了燕子。傍晚时分,燕子在那里表演着令人惊讶的飞行术:它以闪电般的速度俯冲下来,猛地一抬头,收起翅膀,不差毫厘地钻进椽子中间一个小洞里。一二百年前,郑王府里的一位宫女也能看到这种景象,并且对燕子的飞行技巧感到诧异——能见到古人所见,感到古人所感,这种感觉就是历史感。(《北京风情》)

泰国旅游的王小波

愿你找到

那条宁静的竹篱路

地点:世界的每个角落

安徒生写过《光荣的荆棘路》,他说人文的事业就是一片着火的荆棘,智者仁人就在火里走着。当然,他是把尘世的嚣嚣都考虑在内了,我觉得用不着想那么多。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我的精神家园》)

春天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所以,抓紧时间走起来吧!这样,无论什么路,最终都会出现在你眼前;无论什么路,你都可以勇敢地走下去。

泰国旅游的王小波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高中快毕业的时候,我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在泰国孔敬大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得知我想去泰国读书后,他向我推荐了这所大学。

孔敬大学位于泰国东北部,是泰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在泰国排名前5。虽然是名校,但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中国留学生比较少。

我是一个很贪玩的人,如果学校在一个繁华的大都市,我一定会学得少而玩更多。孔敬大学对我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关键的是,申请这所大学,不需要语言成绩。

(憧憬)

父母得知我要去泰国留学,并没有反对,只是有点担心我的安全问题。

他们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