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国际旅游 > 去泰国旅游有没有导游证(考国际导游证需要什么条件)

去泰国旅游有没有导游证(考国际导游证需要什么条件)

2024-05-23国际旅游

入境游爆火

几组中国游客看到Elisabeth,主动上前打招呼,问她来自哪里。有人礼貌地提出拍照邀请,Elisabeth爽快答应,“我好像是个明星!”

Elisabeth的导游姓李,从没出过国,却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他住河北廊坊,每天通勤近三小时到北京接待游客,舟车劳顿并没有消减他工作的热情。暴走间隙,他不停和Elisabeth的儿子交流中文,“以后想留在中国工作吗”,“有没有打算找个中国女朋友”。

Elisabeth的北京第二站是南锣鼓巷。上次到访时,这里还是纯粹的居民区,现在则有更浓厚的商业、文化气息。在Elisabeth拍摄的视频里,她兴奋地在一处仙雾缭绕、古色古香的许愿池前打卡留念,还给身旁一串心愿卡片拍了特写,其中一张卡片上写着大多数中国人最朴实无华的愿望:“直接暴富,刮彩票中100000万大奖”。

漫步胡同时,Elisabeth常常能闻到一种浓郁的气味——她在一口沸腾的露天大锅前驻足,发现锅里正咕噜咕噜煮着豆腐和猪大肠,这是卖卤煮火烧的摊位。第一次如此直观地看猪大肠,Elisabeth有些生理不适。

Elisabeth表示,欧洲也有不少菜会使用动物内脏,她本人就是香煎小牛肝的爱好者。区别在于,他们往往不会“什么内脏都吃”,并且做菜时多少会有个“派”,把内脏包起来,绝不会让顾客看到一大锅的猪大肠。“如果包到饺子里,我是能吃下的,但让我看见了不行了。”

离开北京,Elisabeth坐复兴号来到上海。抵达上海后,她直奔位于地铁二号线、上海科技馆站的亚太新阳服饰礼品市场。这是很多外国游客在上海的经典打卡地,Elisabeth听说不少空乘人员来华都会到访。从“最新科技”到“大牌皮包”,从“古董文物”到“名贵手表”,一切应有尽有。

在这里,她先用140元斩获了一副无线耳机,外赠MegaSafe无线充电盒——她曾花280美金(约人民币1960元)在苹果店买过同款耳机,贵了足足13倍——在Elisabeth看来,这两幅耳机外观、音效、质量没有任何差别,“毕竟它们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她还花了不到3000元买下四只仿版“香奈尔”——海外正品每只约合人民币21000元以上——“我还没告诉过别人!”电话里她略带兴奋地告诉凤凰网。

体验一种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到那种文化里去生活,来自法国的JulienTincho就是这个人类学信条的践行者。对于希望走遍中国的他而言,15天的免签、30天的旅行签远远不够。今年二月,还在攻读MBA学位的他一个人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交换。过去的三个月里,他一直见缝插针地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旅行。

刚来北京时,Julien喜欢饭后一个人遛弯。一天晚上,他偶遇了一群叔叔阿姨在街头跟着动感音乐跳广场舞。那不过是北京最寻常的一处街头,旁边三三两两停着几辆自行车,行人来来往往。有人跟着音乐的强烈节拍疯狂地舞动身体,还有人在一旁拍手叫好,全然不顾行人投来的惊诧目光。更让Julien震惊的是,这些人几乎都是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跳舞的——“在欧洲,人们不喝酒就这样跳舞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他们是如此热爱生活!”虽然语言不通,Julien很快被叔叔阿姨的热情打动,加入他们,一起忘情舞动起来。

之后,Julien将这段视频发到海外版抖音TikTok上,一共获得了129万浏览和18万点赞。一个外国网友留言说:“我真希望我到了四十多岁也能这样(Dude,that’showIwanttobeinmy40’s)。”

四月初,Julien来到黄山旅行。一处公园外,有一群大爷围在一起打扑克牌。路过的Julien只是和其中一位等待排队玩牌的大爷对上了眼神,大爷便邀请Julien到自己身边坐下,开启了连珠炮式的提问。Julien从兜里掏出翻译器,让大爷对着它说话——

去泰国旅游有没有导游证

看起来雨季这个淡季是一个抄底的好机会,但是不是可以像冬春一样无脑飞过来呢?

当然不是,雨季的泰国,雨水可能会不期而至,所以行程还是需要规划好。

合理规划路线,你可以避开主要的降雨时段,有雨水的时候,在曼谷逛街,吃各种小吃,看博物馆、艺术馆、寺庙等室内景点就是好选择了。

虽然雨季不建议出海,但普吉岛苏梅岛、甲米、芭提雅等海滩胜地,在雨季期间带来的凉爽海风,配合优惠折扣的高星酒店,也是一个远超海南的好选择。

去泰国旅游有没有导游证

对很多外国游客来说,四川成都是一个充满惊喜的地方——这多少跟他们对这座城市的“刻板印象”有关。Pablo对凤凰网表示,虽然不少年轻人通过海外视频网站TikTok和YouTube,在来成都之前就了解了春熙路和川剧变脸,但很多年纪大一些的游客还以为成都是一个只有熊猫的小县城。

在Pablo看来,北京-上海-西安-桂林-香港,这个城市组合是外国游客第一次来华旅行的经典路线,而“成都旅游的火热和西成高铁有很大关系”——西安和秦始皇陵兵马俑在海外的名气大很多,不少游客先去了西安,然后坐三个多小时高铁顺道来成都,结果“有人一到火车站就‘哇,为什么这个火车站这么大’,然后问我成都到底有多少人口”。

虽然有15天免签和144小时过境签,Pablo绝大多数的客人还是趁着手续简化,提前办好了可以停留30天的旅行签。有客人坦陈,这是因为西班牙和中南美距离中国都太远,既然已经坐了十几个小时飞机,还是要多待上几天,多去些地方。

在Pablo的客人中,2-5人的精品小团占了90%。与自由行相比,这样的小团往往采取“一团、一车、一导游”的模式,费用更高,绝大多数的客人是有一定经济实力、时间比较宽裕的老年人。比起紧锣密鼓的特种兵式行程,他们更希望能慢下来体味中国。

今年2月底,Pablo就接待了一组办旅行签来华的西班牙老夫妇。这趟中国之旅的行程是老奶奶自己设计的,其中涵盖了哈尔滨、丽江、大理、香格里拉——这些城市对外国游客来说比较“小众”。两人刚到中国的第一天就直奔冰雪大世界,结果老爷爷不小心把脚摔骨折了,坚持坐着轮椅完成后面的行程。

来四川前,老两口最大的期待是在蜀南竹海浪漫地牵手漫步、泛舟湖上。为了不辜负他们的期待,Pablo拜托了三位工作人员,把老爷爷连人带轮椅抬上了竹筏。在Pablo拍下的照片里,轮椅上的西班牙老人一脚包着骨折固定器,脖子上挂着一台“老法师”相机,尽管橙色的救生衣裹在羽绒服外系不上扣,老爷爷笑得合不拢嘴。

4月底,Pablo又接待了一位墨西哥来的独行老大爷。身为气功爱好者的他疫情前每年都会来海南参加气功集训班,结束之后则一个人去不同城市旅游。今年,集训完的他来了成都。刚和Pablo见面,他就高调表示“我出来玩就是为了吃东西的”,还宣布:只吃米其林,每顿饭餐标至少人均500元,要吃粤菜、福建菜,不吃辣,不要川菜。

Pablo对这个“来了成都不吃川菜”的需求有些乍舌,试图解释,四川的美味在街头的“苍蝇馆子”而不在米其林,但拗不过客人的固执,只好把他拉去吃了600元一位的海鲜自助。酒足饭饱之后,老人直言这一顿饭“实在太值了”,在他老家墨西哥,一只波士顿大龙虾就能卖上200美金,但这里可以无限量吃到饱。通过这顿饭,老人建立起了对Pablo品味的信任,第二天便让Pablo带他去吃川菜。

令Pablo震惊的是,这位墨西哥老人在人均70元的川菜馆,一口气给自己足足点了七个菜凑满500元餐标——烧鸭、宫保鸡丁、青花椒蒸鱼、油炸糍粑……还搭配了红酒和高脚杯。饕餮一顿后,这位曾经表示决不吃川菜的老人爱上了青花椒蒸鱼。

川菜向来以重油重辣闻名。世界游客不同的饮食习惯让Pablo感慨“每次订团餐都是一次挑战”。因为四川的旅行清单里往往包含“吃火锅”这一项,很多外国游客又接受不了包括毛肚、肥肠在内的内脏类食物,Pablo只好绞尽脑汁设计了不同的饮食方案:如果游客吃辣吃内脏,就去吃成都本土火锅;吃辣但不吃内脏,就去四川改良版的红锅潮汕牛肉;又不吃辣又不吃内脏,那就只能养生汤锅。至于吃内脏但不吃辣的——他现在还没遇到过。

去泰国旅游有没有导游证

有朋友可能会问,国内机票的特惠型套餐产品大多不包括税费,那加上税费后看起来似乎并不便宜。

关于机票的选择,这主要取决于你是否需要直飞。

日常购买直飞机票通常会远高于购买套餐的价格。特价票要么是廉价航空的直飞航班,要么是需要在其他地方转机的航班,这会耗费更多时间。

选择套餐型产品可以兑换直飞,这对于不愿意麻烦的朋友来说非常合适。

第二点是关于性价比的问题。

这一点我拿里程票来讲,以广州到曼谷的南方航空公司为例,里程票同样不包税费,但往返经济舱需要5万里程。

相比之下南航的那个4次票,每次往返的费用仅为600多元。这样计算下来,600多元的花费与5万里程的价值相当,性价比显然非常突出了。